题图是毗湿奴的最后一个化身神白马迦尔吉的插画,相关链接:https://www.ageofkalki.com/kalki-avatar
好久没写神话了,今天更一篇稍微有些硬核的,希望朋友们喜欢。
大家还记得毗湿奴吧,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正统而帅气的主神。他是印度教中的救世主,毗湿奴教派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救赎宗教。每当世界陷于危难关头,毗湿奴就会下凡救世。每次下凡,他都会以一种类似“投胎”的方式创造一个化身(Avatar*)。
(注:这个单词看着是否眼熟,没错的,就是电影《阿凡达》(Avatar))

在宗教组织方面来说,化身也是毗湿奴教派耍流氓吸收信徒的方式,但凡人间出现什么英雄豪杰、伟大国王、宗教领袖甚至某种显灵事件,毗湿奴派的神棍,哦不对,祭司就会跳出来开始翻书,指着一段谁也看不懂的梵语说:我就说吧,这位伟大人物其实是主神毗湿奴大人的化身,他专门来拯救世界的。最厉害的案例就是晚近的印度教神话把佛陀说成了毗湿奴的化身,捎带手就把佛教给收编了。
除了佛陀,毗湿奴还有两位化身罗摩和克里希那(又译作奎师那、黑天),这两位化身的故事分别记载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伟大的史诗(itihaasa)之中。两位英雄既是军事领袖又是政治家,克里希那和罗摩分别是雅利安人征服恒河平原和南印度的代表。
讲完了化身,想请大家想一想,毗湿奴为什么要化身来到人间呢?神为什么要化身来到世间?他们既然是无所不能的神,弹指一挥即可灭妖除魔,为何要辛苦来到人间?没有困难强行制造九九八十一难,没有敌人自己捏个恶魔来打架。

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有神,他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呢?
《罗摩衍那》里有这么一段,男主人公罗摩陷入了道德危机。他不想杀一个女阿修罗,因为杀女性是违背刹帝利的武士精神。罗摩的老师就给罗摩讲了一个鬼故事:
提婆神族和阿修罗魔族自古誓不两立,纷斗不止。
提婆们的老大是天帝因陀罗,是的,就是那位逢打必输,输了就哭的帝释天。
阿修罗魔族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魔头一位又一位,而且故事的剧情基本都是魔头打飞了因陀罗,因陀罗就去找大神毗湿奴或者湿婆或者萨克蒂女神哭,然后大神出手解决魔头。可是,在魔头的背后有位仙气飘飘的男子——金星仙人(Sukra)。他的父亲是上古七仙(saptarishi)之一的婆力古(有的说法里,他本人就是上古七大仙人),祖父就是创世之神大梵天。
仙人一般过着自闭的生活,躲在深山老林里吃泥巴、磕草药、捏小人、搞创作。但是金星仙人很有趣,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带领阿修罗们逆天改命。本来阿修罗和提婆都是梵天的冥想造物,凭什么提婆就受人供奉,阿修罗就被视为不洁。
(金星有个很虎的徒弟叫水持,一度把毗湿奴和湿婆都打到吃瘪:何赟:印度神话专题——一株小草)
某个劫波的某次轮回中,提婆天神们在湿婆的帮助下又一次把阿修罗打回了南方罪孽之地。金星大仙听到阿修罗弟子们哭诉湿婆睁开第三只眼睛烧坏了他们的恶魔小翅膀,他们好不容易从因陀罗等一干提婆神手中抢下的地盘又被夺走了。仙人很生气,于是骑着小毛驴就奔赴北方的冈仁波齐湿婆的隐修所找他理论。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
乘胜追击的天神们挥舞着闪电,踩着轰鸣震雷穿过德干高原,来到了死神的疆域。师父金星仙人不在家,阿修罗们只好一路逃亡,来到了金星仙人的爸妈家。

婆力古是上古七仙之一,他精通的领域是天文和占卜。众小妖逃到他家的时候,老仙远足外出观天象去了,只有金星的老妈妈独自在家。她认识这些哭丧的小妖,都是金星的徒弟。老妈妈侧身一让,放他们躲进了屋内。
金星的母亲也有点来头,她是人间婆罗门之首达刹的女儿。是的,就是那个因为不肯把另一个女儿萨蒂嫁给湿婆,而被湿婆烧成了灰的那位大婆罗门。她以婆罗门之力建起了护盾,把随后赶来的因陀罗与众神拦在门外。
因陀罗眼见打不过,到嘴的鸭子要飞,赶紧婆娑泪眼忽悠来了毗湿奴。满嘴人间正义、降妖除魔,怂恿毗湿奴帮忙动手灭了这位女婆罗门。省却此间挑拨逗弄,毗湿奴最终被激怒了,他用发轮斩下了老妈妈的头。
小妖们皆被提婆斩杀,因陀罗大获全胜。
婆力古回家了,看到尸横遍野、血溅三尺,夫人惨遭毗湿奴枭首。怒不可遏的仙人容不得毗湿奴分辨,向他施以诅咒:
我不能毁灭你。但是我诅咒你将十次降落人世,以凡人之躯忍受妻离子散别离之苦,遭受生死爱恨的轮回之痛,见证正法沉沦人性堕落。
毗湿奴还嘴硬,我早就知道会有次浩劫,早就准备好化身下凡拯救世界了。哈哈哈哈哈,正是为了让你诅咒我才出此下策的。
说罢就去投胎了。

看到这里,大家还记得上面这个故事的背景吗?罗摩的老师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告诉了罗摩两件事儿:
第一,你,罗摩王子,前世是毗湿奴,你来人间就是为了拯救世界的。
第二,你的前世毗湿奴都杀过女人,你作为他的化身也可以杀。
罗摩就去把女阿修罗杀了。
故事说完了,一如既往脑洞大开印度神话,照例和大家分享点印度教神学知识点。
毗湿奴下凡的传说很多,但是这个前提条件是神话缔造着一定要解决的疑惑:他究竟为什么要下凡。
上面的故事代表着第一类观点,神也会犯错,犯了错就要受罚。如果说对于凡人而言,解脱的追求就是跳出轮回,获得涅槃寂静;那给神的惩罚,就是让他堕入轮回,遭受凡夫俗子们的痛苦与磨难。
这类观点有个逻辑前提,天神,即使贵如毗湿奴、湿婆等主神也非万能,也会犯错和违背正法。很多人误以为印度教三大教派毗湿奴派、湿婆派、萨克蒂派(女神提毗派)信仰里至高无上的存在就是毗湿奴、湿婆和提毗,但其然都不是。三个教派之所以能够统一在印度教框架之下是因为他们共享的神学逻辑——最高的存在是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神性。对于毗湿奴派而言,六道轮回、宇宙浩渺,全是幻境,连他自己毗湿奴都是幻,最高的神是层层剥开幻境后的真实——所谓“真理”(Satya)。对于湿婆派和萨克蒂派而言也是如此,有形的神像、现象都不是神,至高的存在或许是“自性”、或许是“萨克蒂”。
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是不是把你绕晕了,他们都可以简称为一个熟悉的词:梵。
梵即万有,万有非梵。
关于毗湿奴为何会下凡,其实还有另外一类故事和神学解释同样令人着迷。神戏(Leela) 是个很妙的梵语词,今日各类宗教舞蹈、欢庆典礼,都可以被称作神戏。神戏就是毗湿奴的消遣,他出于神性或私心,安排的种种游戏。
换个视角,对于跳脱出轮回的神而言,化身下凡何尝不是一种玩乐,眼耳鼻舌声意、色身香味触法,多美妙呢。
不难推断,这种观点体系里的神话,感官沉迷的内容过多,印度中世纪那些肉欲抢占宗教舆论高地的宣道,我们以后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