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话专题——眼大漏神

发布时间:2022-08-03 发表于话题:印度神话 点击: 当前位置:黄埔网 > 文化 > 印度神话专题——眼大漏神 手机阅读

题图是我家两只大眼怪,左边的豆豆最近刚做了手术。

这篇文章,送给他。

有一位笑起来很好看的可爱小神,暂且先叫他眼大漏神吧。

在印度东南部地区,经常可以看见上图这样的神龛:这三位是印度教的大神黑天(Krshna)与他的兄妹大力罗摩(Balrama)与妙贤(Subhadra)的一种崇拜形式。三位外形俊朗的小哥哥、小姐姐为什么会变成这副呆萌的样子,故事得追溯到《摩诃婆罗多》的结尾中去。参见:

黑天死了,死于诅咒。那是轮回中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依照印度教信仰,黑天死后,他的本我灵魂回到了毗湿奴的居所,而他的肉身则需要像凡人一样被火化。

于是,这位主导了俱卢之战的人间之神,像慌慌张张的世人一样,最终化作火焰之中的灰烬。

黑天的葬礼在印度的西海岸举行,熊熊燃烧的烈火将他的肉身点着,在夕阳里漂向了大海的深处。洋流会把他带向遥远的南方,属于死神和往生者的遥远南方。

在南方的奥利萨,有一座叫普利(Puri)的小城。临海小城的统治者不知道发生在北方平原的战争和丧事,这天晚上我们的国王殿下做了个梦。他看见海浪把一根烧焦的木头送上了海滩,黑天神的声音在耳边浮现,说肉身消亡后他的心融进了一块浮木,被洋流带到了他的国土,请他修葺寺庙供奉。

次日清晨,国王带人去海边,找到了这根巨大的黑色木头。木头上刻着海螺、法论、权杖与莲花,这四件正是大神的法器。但是国王的士兵们却无论如何也抬不起这根木头,仿佛它生出了根,稳稳地扎在土地上一般。国王在海边不远的地方建起了神庙,请遍了世间的婆罗门来诵经祷祝,木头就是丝毫不动,黑天神似乎不愿意挪进国王的神庙里。

今天的贾格纳特神庙——他的实际建造者是11世纪的印度教国王,而非神话中的角色

一筹莫展的时刻,国王又梦见了黑天。

你的人马还不够,派婆罗门去请附近的土著们帮忙,那些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不通梵语的蛮族,知道怎么抬起这根圆木。

海边本来就不是国王的地盘,南方的树林里住着很多部落民,他们是不信仰印度教的土著。多年来,雅利安人蚕食他们的土地,玷污他们的神灵,改变他们的信仰。这一次,高高在上的婆罗门却带着丰厚的礼物来请求他们的帮助。

被雅利安人们视作外族贱民的土著们第一次走进了印度教神庙,抬着印度教的神灵,踏上了神龛。

但是国王在请工匠雕刻的时候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所有的雕工器具只要碰到木头都做节节碎。几经周折,他请来了工匠之神,拜托他来还原黑天的神性。

年迈的工匠答应了,但是提了个要求,他需要21天的时间,在此期间谁也不能看他在做什么,谁也不能打扰他的创作。

故事的结局应该很好猜,21天还没到,国王就忍不住了。所有的按捺不住的好奇心最后都闯了祸,当国王破门而入的瞬间,工匠之神便消失了。只留下未完成的三座雕像,这便是黑天三兄妹。仅仅只完成了脸的部分,四肢躯干都没有成型,然而人间的匠人都没有能力去改变它的造像,所以国王只好把大眼睛大脸的神像供奉了起来。

在奥利萨当地语言里,信徒们称黑天神的化身为贾格纳特(Jagannath),意思是宇宙的主宰。这种不完美的造型倒也符合黑天信仰的哲学本质,世界本来就是幻象,一切都是对完美的真理的倒映,因而具象世界总是不完美的。

我们的贾格纳特没有手、没有脚,甚至没有耳朵也没有眼皮,但他眼睛瞪得像铜铃,脸上分明挂着笑,仿佛在宽慰信徒们去接受这份不完美。

这个厨房可是绝对不让外人进入的圣地,我忽然有些后悔当年为什么要在寺庙里吃东西。

奥利萨这片土地很神奇,它曾经是多重宗教大熔合的土地。阿育王在屠杀伽林迦国后放下屠刀,皈依佛教,那个被屠的王国就在今天的奥利萨地区。在印度教成为泛南亚信仰之前,奥利萨的佛教与耆那教都盛极一时。佛教徒们甚至也曾争夺过贾格纳特的所有权,他们说这三位神本不是黑天兄妹,而象征着佛教的三宝:佛、法、僧。

可能在印度教的礼乐征服之前,佛教就已经把部落信仰纳入了体系;后来随着印度教改革逐渐吸收佛教信仰,又把贾格纳特带进了印度教体系,采用的正是毗湿奴派信仰惯用的“你是我的化身”的套路。

贾格纳特是个印度教与原始宗教结合的产物,在当下的审美里,他又占据了可爱这一条天然优势,是位不折不扣的萌神。

微笑迷人,眼大漏神。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29857.html

标签组:[寺庙] [印度教] [贾格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文化推荐文章

文化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