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的今天,一个毒害人类至今的“魔鬼”诞生

发布时间:2022-08-08 发表于话题:吗啡和海洛因 点击: 当前位置:黄埔网 > 健康养生 > 药品 > 120年前的今天,一个毒害人类至今的“魔鬼”诞生 手机阅读

  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因此,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收集能力,绽放自己的清纯之花,让世界万紫千红,希望我的文章能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哦!

  1897年8月21日,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和他得助手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叫做二乙酰吗啡的物质,止痛效果远远胜于当时普遍使用的吗啡。

  拜耳药厂的老板喜出望外,将该物质注册为海洛因(Heroin),即英雄的意思。他们认为海洛因可以替代有成瘾性的止痛药吗啡,声称发现了缓解疼痛的“天使”。在短暂实验之后,就匆忙上市销售。实验中出现的嗜睡、惊恐、流涎、呕吐的症状,以及心跳异常等现象,并未引起重视。

  该药上市后,先后用于治疗咳嗽、抑郁、支气管炎、哮喘,甚至胃癌时都可以使用,海洛因几乎成了万能药。甚至包括疯人院都广泛使用。那不勒斯精神病院的大夫声称海洛因“持久的镇定效果”、“发现几个痊愈的病例”。俄国精神病医生则称海洛因能驱散“灵魂的痛苦”。当时的登山俱乐部都提议登山运动员服用此物,因为它能在登山时呼吸更加顺畅。

  

  接下来,海洛因作为药品甚至商品出售后为拜耳公司赢得了巨大的财富,1902年海洛因的利润占整个药品行业的5%。一些专家到处鼓吹海洛因的神奇疗效,从儿童到老人都成了海洛因的消费者,它以多种形式被广泛服用,甚至女性还使用含有海洛因的卫生棉条,缓解月经期的疼痛。

  可是故事接下来就是药品历史中最荒谬的一页,“天使”变成了“恶魔”,“英雄”变成了“罪人”。人们很快发现原想通过海洛因替代具有成瘾性吗啡的梦想破灭了。因为海洛因水溶性强,吸收更快,脂溶性也非常大,而且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中枢。更为可怕的是它的成瘾性更加的强烈。对个人和社会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已远远地超过了其医用价值。

  1910年起世界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医学上的使用,1912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鸦片问题国际会议上,海洛因被认定为毒品,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管制鸦片、吗啡和海洛因贩运、售卖的决议。1924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禁止进口、制造和销售海洛因。至此,海洛因走下了神探,成为了全世界都穷追猛打的恶魔。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29571.html

标签组:[吗啡] [海洛因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