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八日更新,排除部分不可考画像,勘误并调整排版
中国历代帝王像,目前基本可考的要从唐人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起始,到清代为止,明清两代帝王多有当朝画师所。下面分朝代(唐以前,唐、两宋、元、明、清诸代)而述。
唐代之前
《历代帝王图》中作者采用春秋笔法,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对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画家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的评价。

前汉昭帝刘弗陵:刘弗陵为汉武帝之子。他八岁继位,去世时才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他年少英明,断忠奸,辨善恶。画家突出了刘弗陵文静丰颐、从容沉着的神态及宽厚仁和、当机立断的个性。也许是年少的缘故,他与侍从的大小比例,明显不像画中其他帝王那样有鲜明反差。

后汉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刘秀双目炯然有神,面型端庄,体态匀称。画家巧妙利用史书所载“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的生理特征,传达出刘秀英明睿智、胸怀宽广的气质。

蜀汉汉昭烈帝刘备:画中的刘备,仪态虽不失帝王本色,但眉宇间流露出抑郁疲惫的神态,显出他虽不昏庸,却也无力的特点。左边的侍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右边的侍从,侧面看着他身心俱疲的主公,脸上似乎带着一丝哀伤。

国吴大帝孙权:图中的孙权,儒雅大方,圆脸细目,面带微笑,神色安然。体现了三分天下、治国有方、性情平和的君王相。画中挥动羽毛扇的动作,体现了孙权的足智多谋,踌躇满志。
魏文帝曹丕
晋武帝司马炎
南朝四主: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

后周武帝宇文邕:画家为了突出这位强人的威仪,着力刻画其直立平视前方的威严,而且突出了他彪悍的个性。两道粗眉略呈八字,眼睛冷漠地盯着前面,两侍者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既显露出禁止佛道的暴戾性格,又带有统一北方的不可一世的气概。

隋文帝杨坚:杨坚手握剑柄,缓步向前,双唇紧闭,表情沉稳,面对初创时的种种艰难,满怀信心又有所忧虑,是一位老谋深算、善于思索的君王。


《步辇图》上的唐太宗(同出自唐人阎立本,有一定可信度)
唐太宗李世民(明人绘)故宫南薰殿的唐太宗画像(明代)
注:南薰殿始建于明代,位于外朝西路,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据档案记载,南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皇帝63幅画像中,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唐太宗有3幅,宋太祖有4幅,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如今,这13幅画像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以下图片资料多出于此,不在赘述。

元人的《张果见明皇图》中的唐玄宗李隆基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明人绘)
宋太祖赵匡胤



宋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

宋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徽宗显肃郑皇后
宋钦宗仁怀朱皇后
南宋

宋高宗宪圣慈烈吴皇后
宋光宗慈懿李皇后
宋宁宗恭淑韩皇后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注:此画像为1953年从民间用几块钱征集到的, 1963年初,启功、史树清等著名专家对该画像进行鉴定:从纸地、墨色、人物形像、题鉴文字和用笔等方面考察后,一致断定这是一幅元人的作品。这幅画像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元代作品,长58.3厘米,宽40.4厘米);在这之前只见一幅,为明朝人临摹(仿制品,长59.4厘米,宽47厘米)品,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两幅作品中,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成吉思汗画像时代最早,最为珍贵。据此,成吉思汗的画像应该比较接近本人的。
元太宗窝阔台
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皇后彻伯尔
元世祖皇后纳罕
元成宗帖木儿
元武宗海山
元武宗皇后弘吉剌·真哥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仁宗皇后弘吉剌氏
元英宗硕德八剌
元英宗皇后
元晋宗也孙铁木儿(泰定帝)
元文宗图帖睦尔
元明宗和世琜
元明宗皇后
元宁宗懿璘质斑
元宁宗皇后
元(顺帝)惠宗妥欢帖睦尔
元惠宗皇后其他四位元代后妃画像




明代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


成祖永乐皇帝

明成祖仁孝徐皇后


仁宗洪熙皇帝

明仁宗诚孝昭张皇后


宣宗宣德皇帝

明宣宗孝恭章孙皇后


明英宗孝庄睿钱皇后

明英宗孝肃周太后(明宪宗生母)

代宗景泰皇帝(清) 在明代有争议


宪宗成化皇帝

明宪宗孝贞纯王皇后

明宪宗孝惠邵太后(嘉靖帝追封)


孝宗弘治皇帝

明孝宗孝康敬张皇后


武宗正德皇帝

明武宗孝静毅夏皇后


世宗嘉靖皇帝

明世宗孝洁肃陈皇后


明穆宗孝懿庄李皇后

明穆宗孝安陈皇后(继后)

明穆宗孝定李太后(万历帝生母)



神宗万历皇帝

明神宗孝端显王皇后

光宗泰昌皇帝

熹宗天启皇帝
总体来说,有明一代,皇帝的画像保存状况不错(南薰殿)。
清代
大清黄龙旗
太祖崇德皇帝
太宗天命皇帝
天命皇帝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太宗皇帝常服像
孝庄文皇后常服像
世祖顺治皇帝
顺治帝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
顺治帝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
康熙读书画像
康熙读书画像
康熙四十岁画像
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帝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乾隆帝生母)
雍正帝孝圣宪皇后(常服像)
雍正帝朝服立像
雍正帝戎装画像
高宗乾隆皇帝
乾隆帝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乾隆老年画像
乾隆皇帝大阅图
仁宗嘉庆皇帝
嘉庆帝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宣宗道光皇帝
道光帝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道光帝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咸丰帝生母)
文宗咸丰皇帝
慈禧太后画像(油画)
慈禧太后(照片)


穆宗同治皇帝
同治帝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德宗光绪皇帝
光绪帝孝定景皇后(照片)
宣统帝生活照
明清两代藩属国——朝鲜(朝鲜王朝)
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国,定都于汉阳。是明清两代的藩属国。李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1896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
朝鲜太祖康献大王李成桂
朝鲜英祖李昑
英祖常服画像(残)
大韩帝国高宗李熙

明成皇后照片
纯贞孝皇后(大韩帝国纯宗之后)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21527.html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唐朝] [宋朝] [画家] [雍正皇帝]
-
至于说西周的灭亡是有褒姒造成的,这更加是无稽之谈。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是周幽王,因为他的一意孤行,不顾王公大臣的劝阻,非要“废妻立妾”,才导致作为王后“娘家人”的申侯(申国诸侯)拉来西方的游牧民族—犬戎一起做掉周幽王。而其他诸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缘故,已经不再信任周幽王,所以无人救援,周幽王最...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原标题:西周灭亡虽然周幽王昏庸,但真正的原因,是申侯的自私与无知一直以来,烽火戏诸侯都是一个可悲的笑话,西周的灭亡也是因为此事。你可以说幽王荒淫,说幽王无能,但他却不是一个暴虐的人,也不一定就非得会亡国。退一步讲,死一个国君也没什么大不了,换一个就是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事常有。真正使西周灭亡,平王不...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所谓节流,就是消减财政开支,精兵简政。大力消减六军编制,让放下兵器的士兵回到农田里去种地。周共王改革的结果看似解决了暂时的难题,王室的菜蓝子装满了,但精兵简政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尤其是放开土地开垦和使用权后,诸侯们就失去了控制。失去了土地控制源头,没有了军事压制优势,周王室成了光杆司令春秋战国时期...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文:子夏记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这是一篇历史文章之前发过的。五帝,夏,商,西周的文章我是先写各篇的然后就整合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西周的合集。到了春秋因为内容变得复杂起来,就只能以一个国君写各篇然后作为一个合集了。我还是要把漫谈华夏系列的目录整理一下。这周尽量把漫谈华夏最新一篇楚国的文章写...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原标题:西周为什么会灭亡?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少数民族崛起!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为了躲避犬戎,周平王东迁洛阳。在东迁的过程中,周平王得到了秦人的保护。作为回报,他将周朝的龙兴之地西岐赐给了秦人,当时西岐地区已经被犬戎占领,所以呢,这只能算是一个空头支票,没想到秦人很给力,经过大...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周厉王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几个贵族大臣搞了共和机制来代天子执政。周厉王死后,其改革已经威胁不到贵族的利益,于是大家又将其儿子姬静推上了帝位,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亲眼见到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因为改革而被搞死,所以周宣王实际上权力也是被诸侯所限制,所以周宣王干脆走了和其父亲相反的路线,承认...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褒姒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但也是红颜祸水的代表。褒姒之所以被后世诟病,主要的罪证是“烽火戏诸侯”。《史记》评价她说:“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司马迁说的比较隐晦,只是说褒姒造成了周幽王被杀,并没有直接说她导致了西周灭亡。《诗经.小雅.正月》说的就很直白了,”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铁制工具用于手工业,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手工业有冶金、木工、漆工、陶工、皮革、煮盐和纺织,等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又促进了战国的商业交换关系的发达,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说,当时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周王朝灭亡原因: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2、周厉王横征暴敛,剥削劳动人民;传至周幽王,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失去了对他的信任;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
2022-08-10
阅读全文 >>
-
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朝传到了桀这一代已经日落西山了,各个诸侯国已经不到夏朝来朝贺了。此时的夏朝不仅仅有内忧还有外患。夏桀是一个能文能武之人,但是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荒淫无度。他将宫殿拆毁,建造瑶台,建造美丽的房子,用玉来做门,并在瑶台之中屯放大量的珍宝。夏桀宠信妹喜,并网罗天下美女藏在后...
2022-08-10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