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就蒙古而言,龙在其语言中被念作“luu(луу)”,一般认为这是个汉语借词,也就是说蒙古人对龙的概念是汉地传来的(也有认为源于红山文化)。另一方面,蒙古也有十二生肖,龙是其中之一,与十二地支中的辰相应,比如龙儿年(luu jil),龙日(luu odor,即辰日),龙时(luu cag,即辰时)等。所以要说龙在蒙古传统文化中毫无存在感,恐怕也未必如此。不过一般来说,谚语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一条捷径,汉语中带龙的谚语和成语非常多,而就我目前所知,蒙古族好像没有或极少带“龙”的谚语,估计龙在蒙古族民间影响力有限吧。
不过,在蒙古传统政治文化中,龙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据南宋使臣赵珙在《蒙鞑备录》中的记载,“成吉思之仪卫……所坐乃金裹龙头胡床,国王者间有有银处,以此为别。其鞍马带上,亦以黄金盘龙为饰,国王亦然”。彭大雅《黑鞑事略》亦载蒙古服饰“纹以日月龙凤”。在宋蒙战争初期的安丰之战中,蒙军攻城大败,杜杲率领的宋军击毙了一个穿着“紫泥金团龙袍”的蒙古主将,据说此人叫“叶国大王”(刘克庄《后村集》卷196,《杜尚书神道碑》)。从这些记载来看,在尚未接受汉法的蒙古前四汗时期,龙就已经被蒙古贵族广泛使用,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连成吉思汗都接受过金朝官职(札兀惕忽里,甚至完颜襄还许诺封他“招讨”),金朝的一些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草原部落中,如“太师”、“国王”等称谓,龙也应该是其中之一。
顺便提一下,依据元初《事林广记》续卷八《至元译语》的记载,当时蒙古人对龙的称谓还不是“luu”,而是“滕急赤”,到明代的《华夷译语》才变成“禄”。“滕急”应该是“腾格里”(天)的词根,“赤”则是某方面负责人的后缀(达鲁花赤、怯里马赤等),所以直译是“司天者”,可见龙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缂丝《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左下角身着褡护龙袍的元文宗(左)和元明宗(右)供养像明代的蒙古贵族对龙的偏爱不减当年,因此明朝赐给蒙古的物品中,“蟒龙衣”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俺答汗在接受明朝册封时,就穿着大红蟒衣,大板升城的城楼也“绘龙凤五彩”。后来俺答在青海仰华寺会晤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并赠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所给的印章就是用黄金百两制成的金印,上刻五爪龙(《三世达赖喇嘛传》)。明清时期蒙古史书《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均记载了成吉思汗受龙王献玺的传说,蒙古贵族对龙之重视,不言而喻。清代的情况也不用多说了,可以参照那些王公贵族的画像和照片。
另外再说下汉地之龙通过满蒙而流传域外的例子。第一个是伊朗在伊儿汗国时期的遗物和记载。在伊朗西北部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塔赫特苏莱曼的伊儿汗国宫殿遗址里,赫然出现了龙图案的瓷砖。毋庸置疑,这应该是蒙古人带去的,至少也是蒙古人喜爱的一种图案。
伊朗塔赫特苏莱曼遗址出土的龙图案瓷砖在伊儿汗国宰相拉施特写的《史集》中,我们则可以窥见当时蒙古人的“对龙观”:
【文中开头的“他们”指兀良合惕即乌梁海人,重点在“据说”以后】依据这段记载,蒙古人相信龙是雷的化身,这与汉地“蛟龙见而云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雷龙同类,感气相致”的观念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日本的虾夷锦。由于满人(包括明代女真人)对龙的喜爱,东北少数民族普遍穿蟒龙衣,“虽至下贱,亦有衣龙蟒之绣者”(李民寏《建州闻见录》)。虾夷人(阿伊努人)通过“山丹贸易”获得这种蟒龙衣,并传到了日本,也很受日本欢迎。据《新罗之记录》(此新罗非彼新罗,是松前家门的家史)所载,文禄二年(1593年)松前领主蛎崎庆广为了获负责关东事务的德川家康支持,特意从松前(今北海道渡岛半岛)千里迢迢跑到当时丰臣秀吉进攻朝鲜的前方基地九州肥前名护屋(当时德川家康被丰臣秀吉调到名护屋,但没有渡海)将华丽的虾夷锦(蟒龙衣)献给德川家康,家康大喜,从而使庆广在松前的地位得以巩固。据说当时日本江户、近畿地方的歌舞伎的戏装、和尚的袈裟、达官贵人的和服,多是松前藩当权者或富商大贾从虾夷人那里收购、贩运到日本内地的虾夷锦,所以江户时代,虾夷锦一直是松前藩给幕府缴纳的贡品(傅朗云:《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
另外题主提到了藏传佛教。有种观点是,正是以蒙古或蒙元为媒介,藏地也喜欢上了龙,或许不丹国旗图案的渊源就来自于此呢。
达哇彭措、朱德涛:《从元代瓷器看汉藏文化交流》,《中国藏学》2016年第2期总而言之,龙在北方民族中也是有广泛的吸引力的。这种对龙的崇尚可能更多集中于上层贵族。此外,匈奴之祭天处“龙城”、契丹之东北重镇“黄龙府”等称呼似乎也暗示了这些民族的龙文化,至于具体如何以及与汉地之龙有何等影响关系,则本着“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原则,不作过多脑补,留待以后填坑。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20199.html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游牧民族] [满族] [蒙古文化] [满族文化] [蒙古族] [满族服饰]
-
自从这些地方被发现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一个谜。但我们或许可以分离其中一些古迹,古迹的精密程度是现代工程师和建筑师无法复制。我们最喜欢的毫无疑问是普玛彭古遗迹,蒂亚瓦纳科遗址和特奥蒂瓦坎古城,三个古代外星人的栖息地。 这三个雄伟的建筑,在科学家之间颇有争议。他在各方面都违背了我们对古人的理...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原标题:至今无解!世界上匪夷所思的古迹遗址 1、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城马丘比丘古城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尾部,是南美最大的一家帝国遗址。这座石头结构的存在,巧妙地利用山跟和地面凹凸,达到了资源与建筑的完美协调。 2、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1.埃及胡夫金字塔2.中国万里长城3.秦始皇兵马俑4.巴比伦空中花园5.亚历山大港灯塔6.罗德岛太阳神巨像7.奥林匹亚宙斯巨像8.阿尔忒弥斯神庙9.摩索拉斯陵墓10.印度泰姬陵03世界十大科学家1.爱因斯坦2.牛顿3.爱迪生4.居里夫人5.霍金6.特斯拉7.诺贝尔8.达尔文9.伽利略10.高斯04世...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家好。欢迎来到盾嗲猎奇。世界上有很多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谜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复活节岛的谜题,这个位于太平洋中的小岛到底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复活节岛石像按照通常的规律,文明的呈现是复合的整体。这意思是说,复活节岛上不应当仅仅只有这些巨石人像,而应当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近代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大量迷一般的人类化石、人造工具、人造建筑物等人类文明遗迹。这些文明遗迹遗留在地下、地面上、山上、山洞中、海底甚至天上,如2亿年前人类脚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埃及的大金字塔、玛雅文明、希腊文明、巨石建筑、月球起源的发现等等。通过现代科学方测定了它们的年代,结...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这个太阳门是用一块完整的安山岩雕凿而成的,高近三米,宽达五米,重量至少在十吨以上。两侧有三排48副神秘的方形图纹,中间有一个飞神模样的浅浮雕像。离太阳门不远处有一个奇特的凹陷方形天井,长118米,宽112米。中间树立着三块雕凿精致的红砂岩石板。门楣上的装饰是一个人形神像,双手各持金刚鞭,或者也许是护...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八大奇迹之一吉萨大金字塔 吉萨大金字塔是古老世纪的7大奇观之一,也是一个考古学奇迹。它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580年到2560年,它是埃及沙漠的三座金字塔中最大而且最悠久的。然而它如何建成已经困惑了人们上千年。考古学家参阅了极其有限的埃及建筑学记录,试图了解这些沉重的岩石如何挖掘、分割并运送...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玻利维亚作为南美为数不多的内陆国家之一,除了有闻名世界的“上帝的镜子”——乌尤尼盐湖,原来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景点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云游这个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国家吧。永加斯路——死亡公路永加斯路位于南美玻利维亚中央政府所在地拉巴斯东北方的永加斯境内的山区公路。该路段全长69公里,由于摔落山谷的...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世界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在这部史书中曾有许多古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古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古国的消失,大多数是知其轨迹的,很少一部分古国消失得非常神秘,有的甚至在一夜之间消失,曾经繁华的国度,随着太阳的升起变得无影无踪,这些古国都去了哪里?有的人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有的至今仍是千古之谜。亚特兰蒂斯古...
2022-09-20
阅读全文 >>
-
历史遗迹有哪些 历史遗迹: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发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
2022-09-20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