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金字塔背后的心理学-《乌合之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20 发表于话题:金字塔是什么崇拜 点击: 当前位置:黄埔网 > 情感 > 神秘金字塔背后的心理学-《乌合之众》读后感 手机阅读

为什么法老能动用数十万人耗时二十年为其修建坟墓?

如果你以为是法老权力的压制,迫使奴隶日复一日地出卖劳力,那么你就错了。

最新的考古发现,金字塔的修建者并非奴隶,而是普通的自由民。奴隶是造不出金字塔的,显然,奴役包含着不满、反抗和不自由。而不自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极低的效率和完成度。

那么拥有自由权力的平民为何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这场艰苦而浩大的工程之中,控制与服从的神秘纽带又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直到今天读完了《乌合之众》才略微有了些许的理解。

众所周知,古埃及的国王尊称是法老。法老被信奉为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信仰是一件神圣而高尚的事情,它填充了我们头脑中的那部分无主见和空虚,这是一股巨大而令人为之倾倒的神秘力量。这样的对法老的唯一崇拜,充斥着生活在古埃及的每一个人的头脑中,自然而必要地像呼吸一样。

“对于群体而言,必须有个神,否则什么都谈不上。”我们可以试着这么理解,当时修建金字塔的那一批又一批的人,他们并没有将修建金字塔看成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相反地是在为信仰而献身,在群体中获得着某一种认同,收获一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法老承担起为工人提供衣食住行的全部责任,工人们则充满感激地全身心投入工作。这也意味着,金字塔建造工程是在双方均接受的平等的雇佣契约下进行的。对于法老的敬仰与崇拜,使这一波波的群体甘愿服从。

法老的声望之大,推动着臣民们的追捧与服从。王室创造出来的强加主张,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统治,这种统治消磨批判能力,留下满腔崇敬。

与此同时,当人们处在一个群体中时,个人意志是被限制和禁锢的,甚至说是无法思考的。信仰的本质是一种幻觉,而当这种幻觉通过传染和暗示,竟能形成一种无意识的推动力量。举个例子,某高校的一幢建筑高楼着火,当时建筑内的老师统统往顶楼逃生,最后全部身亡。当一位老师往高处逃跑时,所有其他人都跟着跑,根本没有进行冷静的思考。群体行动的错误率总是非常高,仿佛数量体现着正义。事实上,一个逃生的基本常识就是:不论起火点是在你上面楼层还是在你下面楼层,都应该沿着消防通道迅速往楼下跑。群体的笃信,特点之一就是盲目服从沉溺而不自知。

“群体中的个人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风想把它吹到哪里就可以吹到哪里。”将法老对数代平民的控制投射到当今社会中亦是如此。个体的人是理性的,而一旦进入了群体就易丧失里思考的能力,行为也趋于盲目和极端。我想,了解群体心理学能帮我们更好地从群体中抽离出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保持清醒。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19143.html

标签组:[金字塔] [法老] [心理学] [乌合之众] [群体心理学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情感推荐文章

情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