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福音战士》 TV 版第 25、26 集为什么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它在试图表达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07 发表于话题:第一世纪什么样子 点击: 当前位置:黄埔网 > 动漫 > 热血动漫 > 《新世纪福音战士》 TV 版第 25、26 集为什么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它在试图表达什么? 手机阅读

缺钱当然是客观原因,但即使缺钱也有很多种拍法,这就是主观上的创造了。不能因为客观上的不足忽略主观上的努力。

人云亦云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不得不站出来反对一下那些说

这一话就是经费不足”的人了

经费仅仅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从创造手法来看,TV25及26仍然不失为一个优秀的结局!

以前我在贴吧专门写过一篇分析,看完你就明白,这两话其实整个就是一次心理治疗。

关于心理剧这EVA动画中的运用

关键词:心理剧,EVA
简介:心理剧是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手法,被广泛运用于个人心理治疗与企业员工培训等许多领域;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心理剧的手法在EVA动画中的运用:


.心理剧简介
1.1
心理剧的发展历史
心理剧是由Dr. J.L. Moreno (1889-1974)创立发明的,他也是团体心理疗法的先驱。心理剧的发展与moreno本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分为四个阶段:(一)、胚胎期(1908-21)(二)、婴儿期(1922-24)(三)、青年期(1925-35)(四)、成年期或称之为发展期(1936--迄今)
具体可以参考心理剧的历史和百度百科心理剧,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

1.2心理剧的目的和意义
心理剧是一种通过调动患者参与到导演(治疗师)创造的戏剧中来,通过患者(主演)自发性的创造,使他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与内心的矛盾,从而能够改变他的思想及行为习惯的方法。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不同,在心理剧中,患者是主演,治疗师需要调动主演来主动地参与和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从moreno本人的自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

"As the students filed out, he(弗洛伊德) singled me out from the crowd and asked me what I was doing. I responded, 'Well, Dr. Freud, I start where you leave off. You meet people in the artificial setting of your office. I meet them on the street and in their homes, in their natural surroundings. You analyze their dreams. I give them the courage to dream again. You analyze and tear them apart. I let them act out their conflicting roles and help them to put the parts back together again.'"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剧的目的,在于让患者主动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在心理剧的舞台上映射出现实与内心的问题,并在导演以及辅助角色的引导帮助下让患者一一解决,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3心理剧的特点和方法
在心理剧中,参与者通过在舞台上演绎他们的情感与内心交流,来探索内心的冲突。一个心理剧的疗程(通常9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主要聚焦在某一个参与者(即主角)身上,主角通过与其他角色和领演者(导演)相接触来检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过程中运用了一系列的特殊手法,包括空椅技术,镜像技术,角色逆转技术,doubling技术,soliloquy技术(不知道怎么翻译好)。整个疗程分为三个阶段:暖身warming-up,演出,action,讨论post-discussion.

下面简要的解释一下,具体细节请自行参考维基百科。


1.3.1
心理剧的要素
导演 也就是治疗师,心理剧中的领导者,带动主角与辅角在舞台上演出
主角 被治疗者,心理剧中的主要参与人
替身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即与主角在内心中对话的角色,有些心理患者会严重到无法 与其他人交流的地步,但是可以与自己对话,那个人就是他的替身
辅角 心理剧中的其他演员,在导演的安排下帮助参与到主角的演出中
观众 没有参与演出的其他人则是观众,他们起到提醒主角并不孤单,是主角演出下去的动力,在最后会分享感想并与主角对话
舞台 即让主角从现实中走入自己创造的梦中的场所,也就是心理剧发生的场所,通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圆形舞台,灯光,椅子,几块步等简单道具即可


1.3.2
心理剧的三个阶段
破冰 在这个阶段,导演通过某个游戏,让演员们进入一种能够激发他们创造性并进行心灵交流的状态,即为下一阶段的演出做准备。顺带一提一个叫做boatlife warmup的游戏,

One such game is called the "lifeboat warmup." In this warmup, the clients are told that they are in a lifeboat with a limited amount of space. In order to survive, an actor must convince the client that he or she deserves a seat on the lifeboat.

演出 暖身以后进入演出阶段,这里即是导演运用各种特殊手法,调动主角和辅角等演出的阶段
讨论 演出结束后,所有的参与者,包括观众等交流感受


1.3.3
心理剧中的手法
角色互换role-reversal:心理剧中最核心的技术,主角在导演的要求下与其他参与者交换角色
替身技术doubling: 辅角在导演的要求下帮助主角说出内心想法,通常是站在主角身后
空椅技术emptychair :使当事人内因外显的手法,当事人轮流坐在两把椅子上,分别扮演成功方与失败方进行
对话,使内因表面化,使当事人在这种角色扮演中体会并解决内心冲突,可以表现为:
●内在父母对抗内在儿童。
   ●受压迫的一方对抗压迫的一方。
   ●纯真的一面对抗性欲的一面。
   ●[好孩子]对抗[坏孩子]。
   ●进取性的自我对抗被动性的自我。
   ●自主乐观的一方对抗懊悔非乐观的一方。
空椅技术其实是一种角色互换
镜像技术mirroring: 简单说就是照镜子,主角被带出舞台到观众席上,辅角在舞台上扮演主角,主角观察替身 的表演
独白技术soliloquy: 某一个角色的自白,只有自白者和观众可以听到,而其他角色却听不到,与戏剧中的独白 不同
未来投射future project :用于帮助成员解决,表达自己关于未来的希望,看法等的技术,主角与参与者不只讨论关于未来的希望,期望,恐惧等等,并把这些通过表演表达出来


二心理剧在EVA中的运用


整个一部EVA的动画可以看作是导演庵野秀明对自己的一次心理剧分析

即自己既是导演又是主角,而参与这个心理剧的辅助角色当然便是动画中主要角色的声优了,表现在动画里就是除真嗣,美里,丽,明日香以外的其他人,观众便是所有的其他人staff,cast和注视着这部动画的我们,舞台便是TV25.26中的舞台,表现在动画里就是第三新东京市,动画1~24话以及剧场版EOE中的真嗣,动画26中幻想中的真嗣,平行校园 中的真嗣都是动画25.26话中主角真嗣的替身,这便是我的想法的主要概括,下面我来具体分析:


2.1与心理剧对应的动画中的元素
2.1.1导演

我们知道庵野秀明在经历了蓝宝石之谜和飞跃巅峰动画创作之后进入了一段长达4年的颓废低迷期,在许多访谈中都有提及,甚至还有他追求酒井法子被甩陷入内心低迷的传闻等等,现在我仅仅引用漫画第一卷之后他本人的一段话:

“。。。新世纪福音战士是我颓废了4年,什么都不干后,全心投入的作品。逃避了四年,就是死不了的我,秉持着唯一的信念:‘不能逃避’的情况下再度创作的作品,想让自己的心情表现到影片中产生的作品。。。在我心里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真嗣,美里,丽等人究竟会如何?会往哪里去?现在还不清楚?因为工作人员的想法究竟如何也还不清楚。。但这是为了达到与作品同步的目标必然产生的结果。”——1995 7/17 阴雨的日子 于工作室 庵野秀明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庵野秀明创作这部作品的动机——想让自己的心情表现到影片中产生的作品 ,很多人都接受EVA是庵野秀明的个人作品的这个观点,比如说大量充满个性的手法,长短镜头,长定格画面,大字背景,特摄风格,意识流。。。但是这样最多只能称为个性作品,比如新房昭之的化物语,区别很简单,没有新房昭之,一样可以有化物语,只是不一样的化物语而已,然而没有庵野秀明就不会有新世纪福音战士,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这部作品是他心灵的反映了。在心理剧中来说,他自己便是这个控制引导剧中人物的导演。


在TV25.26话里更集中反映出他是导演这一点,通过黑底白字的字幕,他作为导演正在引导真嗣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这与心理剧中的导演对主角的引导十分类似。

上面两张图片截取自TV25话开始真嗣回忆杀害熏的时候

连续的字幕不停的与坐在椅子上的真嗣对话,说这些话的是谁呢?是丽(rei)?是明日香(asuka)?是美里(misato)?

都是又都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后来出现了rei,asuka,misato重复了字幕中的台词,如果是他们说的,那么再刻意加上镜头并且重复说一遍岂不显得多余,根本没有一遍遍加上字幕的必要,所以合理的解释是:

这些话是导演诱导主角和辅角的台词,也就是说,这些话是作为导演的庵野秀明说的,他作为导演直接参与出现在了动画里头。

上面这两张截图与TV26话俗称平行校园一段

真嗣在导演的引导下,和辅角一起想象出了另一个可能性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物没变,他们仅仅只是换了个剧本而已

这个可以进一步表明:tv1~24话不过是真嗣演绎的一个剧本而已,也就是EOE中所说的”梦“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剧场版系列也不过是主角以及其他人物,在类似却又不同的舞台上演绎的另一出剧本而已,简单的说不过是庵野秀明本人又一个梦罢了,只是这一次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于TV25.26话以及EOE中的具体心理剧分析,可以另外再具体写一篇了,所以这里不过分具体分析。


2.1.2主角
假如我上述观点成立,即EVA是一部心理剧,心理剧的导演是庵野秀明本人,那么这出心理剧的主演是谁呢?当然是真嗣,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答案。但我认为,主角仍然是庵野秀明本人,只是体现在动画中是借用了真嗣这个少年的形象和名字而已。狭义上来讲,对于TV25.26话这出心理剧来说,主演当然是真嗣。
所以我的结论是:狭义上讲主演是真嗣,广义上来说是庵野秀明
另外我还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结论中的真嗣或者说庵野秀明体现在动画TV1~24中不只是表现为14岁少年真嗣一个人,真正完整地构成了这部心理剧中庵野秀明本人的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主要角色
丽(REI):丽与真嗣的主要相似点是,自己的存在价值是对被父亲(gendo)需要的渴望,而除此之外,没有生活的目标渴望死亡,只不过真嗣渴望死亡的这个特质投影到了熏身上,熏也许就是那个4年中一直渴望死亡的庵野秀明的体现,这也引出了我的另外一个观点:使徒其实对应的是真嗣心中负面情绪,也就是心理问题的体现,作为最后一个使徒,也就是真嗣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就是对死的渴望,这些不在这里具体说明和展开,有机会另外写一篇具体分析。
明日香(ASUKA):明日香与真嗣的主要相似点是,恋母情节
美里(MISATO):相对应的,美里与真嗣的主要相似点是,恋父情节
简单的说,她们与真嗣之间是对应心理剧中主角与辅角之间内心状况的交流,REI身上交流的是孤独空虚的内心,以及父爱的渴望,ASUKA身上交流的便是自我封闭,自私,自爱,以及对母爱的渴望,而在MISATO身上交流的则是自我的双面性,对与他人交流的不信任,距离感,自我伪装与自我保护,以及对父亲的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简言之,她们不仅仅承担了这个心理剧中真嗣的辅角的作用,而且他们还是庵野秀明本人在剧中另外的分身和投影。
此外,这三个人,似乎还可以与构成真嗣这个人的人格三要素,id,ego,super-ego对应,这个也不在这里展开讨论。


上图截图自TV26话10:52处,在EOE中也有类似的构成画面,也就是在真嗣的心灵列车当中,这里仅举一例


2.1.3替身

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个与自己对话的小孩,便是自己的替身,这个在动画中出现的十分明显,真嗣与内在真嗣,明日香与内在明日香,丽与内在丽,美里与内在美里,这个在新剧场版中也有体现,我习惯称之为真嗣的心灵列车,这里就不过多截图了,大家回忆一下就知道了。

上图截图自TV26话23:21处,其实在TV1~24中早就出现了类似的场景,因为十分明显,为了篇幅考虑,这里就不截图。


2.1.4辅角

辅角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所有的其他角色,直观地讲应该就是这些,辅角的作用就是在导演的安排下与主角分享交流类似情感,并且帮助主角克服自己内心障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内心也能够受益。他们参与到了各种治疗手法之中作为执行者,比如mirroring,doubling,这个下一节具体讨论:

图中站在真嗣身边鼓掌的都可以称为辅角,这张图等下分析完整心理剧三个阶段时还会用到。


2.1.5观众

不止辅角是观众,所有的其他人都是观众,而且观众是一部心理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除了辅角外还有谁是观众?你就是观众!

2.1.6舞台

很奇怪的是TV25.26与EOE中分别出现了两个舞台,分别是TV25.26中的第三新东京市某个体育馆中,以及EOE中演奏KANNON四重奏的第二新东京市某间教室,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TV系列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TV25.26本来就是TV1~24的正统结局,而这也符合庵野秀明强调的自己要与作品保持同步。可惜大家都对他的那个TV版结局不满意,于是才有了EOE,所以EOE是庵野秀明迫于压力重现演绎了一遍同样的故事,在最后做出了一些改动,这样来看作为剧场版的第一部死于新生,与第二部air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构成了EOE,

所以许多人认为的(TV1~24+air)才是完整EVA故事并且按照这个顺序来观看的是不太正确的方法。

下面我仅仅简单分析一下TV版的舞台以及道具(剧场版中的舞台及道具很复杂,似乎还有很多隐喻在里面,这个等想明白另外分析)

上图同样截图自TV26话,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庵野秀明已经向我们暗示了,第三新东京市不过是一个表演的舞台,也只是一个道具而已,而紧接着这个画面之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平行校园剧情,这清楚不过的表明实际上TV1~24不过是在导演引导下的一出戏而已,也不过是作为主角的真嗣的一场梦而已,在导演的引导下,他可以再做另一个梦。所以说新剧场版可以看作是同样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舞台上演绎的另一个故事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明与TV,EOE有大量相似场景,庵野秀明本人却说新剧场版是全新的故事,他只是提到过EVA讲述的是主角不断轮回的故事,为了表明是全新,他甚至把evangelion的片假名改了。)

上图截图自26话平行校园部分

在不同的故事中,人物性格都发生了变化(新剧场版也如此),另外,心理剧中需要的其他各种道具比如灯光等等也都有具体出现,不做过多分析,直接放图

2.2心理剧手法在EVA中的运用

如果说,仅仅是EVA中有挈合心理剧各个主要元素这一点,当然还不足以断言EVA是一部心理剧,让我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看的是EVA中出现 的各种心理剧中的治疗手法

(在前文1.3.3中已经说明,忘记的可以回过去再看一遍)

2.2.1角色转换

简单来说就是主角与辅角交换,主角来体会辅角的感受,比如说,受害者与加害者交换角色,受害者来体会加害者的感受,会自然产生对加害者一定程度的认同

上图截自TV25话

真嗣对于自己杀掉了熏感到苦恼,他为自己开脱,认为自己不过是执行父亲以及其他人的命

令,然而真嗣在与熏交换角色,自己处于被害人地位时,才体会到:一切是自己找的借口,自己不过是在逃避


2.2.2替身技术

简单说就是辅角站在主角身旁或身后,代替主角说出主角心中说出的话,对主角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这个在TV25.26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上图均截图自TV25.26话处

对于case3 名为真嗣的少年的分析,导演通过旁白(黑底字幕)对主角真嗣进行引导,并且在导演的指挥下,辅角们轮番站在主角身旁,成为替身,代替主角说出心中的话

2.2.3空椅技术

简单的说空椅是当事人内因的外显,我挑选出EVA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场景心理列车(就这么叫吧)来分析其中空椅技术的运用

以上两张截图截自TV16话,是两张紧接着的截图

作为真嗣心中的小孩——替身,此时出现了两个,镜头不停在两个真嗣间切换,仔细看的话,图一的小孩似乎更年幼,坐在背光侧,图二的小孩身穿白衬衣,坐在向光侧;我们不难发现,图一的小孩其实是EOE中出现的那个堆沙堆的小孩,对应的是真嗣心中对父亲抛弃自己的愤恨情绪,即讨厌父亲的一面,而图二的小孩就是14岁的真嗣,对应的是与父亲接触后,渐渐开始希望喜欢上父亲的正面情绪,这两种对立情绪之间自然产生了冲突,而真嗣就在这两个身份之间交换位置,对话。而这正是空椅技术的手法。


2.2.4镜像技术

辅角通过模仿主角的行为,语言来反应主角的角色,导演可将主角带出场景,使之成为旁观者来观察自己内心挣扎的过程,在TV22明日香被精神污染,TV23丽被使徒入侵和EOE美里在补完时被强迫看到自己和加持做爱的场景中都有体现

明日香的情况:

以上截图均截自TV22话明日香被精神污染的一段

使徒侵入明日香的内心,不停重复上图2~6中的画面,使徒不停地模仿明日香的个性和动作,而明日香不停地否认,这个不是我。这里的明日香是处在一个观众的立场观看使徒作为自己的替身的一系列表演,一步步地揭开自己不愿面对的心灵创伤和自己内心隐秘的东西

丽的情况:

以上均截图自TV23话

使徒通过模仿丽的动作,语言,说出了丽心中的话,做了丽想做的事情,让丽最后明白:这就是眼泪?是我在哭吗?。。这就是我的心?想和碇在一起。。。


2.2.5独白技术

对于这个技术在EVA中的运用,很容易想到几个场景,一个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心灵列车部分真嗣内心的独白,一个是在TV14中丽的经典独白,一个是TV21中美里的独白,以及TV22明日香,TV23丽的独白,但是我无法区分这里是否是心理剧中的独白还是正常的动画叙述手法中的独白,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角色只要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不被其他角色听到,都是独白,我比较认同的独白至少有下面几个:

TV20话真嗣的独白21话美里的独白22话明日香的独白23话丽的独白

这个引出了我对于EVA结构上的一个猜测,放在后面一节时再来和心理剧的结构一起分析


2.2.6未来投射

简单的说就是主角与辅角一起交流对未来的感想,并且将这种想法通过演出表演出来

在TV26中出现的平行校园非常符合上面的定义,真嗣在辅角和导演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还有可能有不一样的更好的未来,又不需要驾驶EVA就有的未来,辅角一片赞同之声,然后就进入了平行校园的未来,但只是数个场景变又回到了心理剧中的舞台,真嗣继续与辅角和导演交流,最后当他终于相通,决定面对现实的世界的时候,辅角们一片掌声,出现了那个一直被许多人讥笑的鼓掌“恭喜”的画面,但是假如真的是与真嗣内心保持同步状态的话,到这里真嗣体会到的应该是无比的释怀与感动。


3心理剧的三个阶段

3.1破冰阶段warmup: 在这个阶段是为了让主角和辅角们能够顺利进入戏剧,自由地发挥,为下一阶段的演出做准备,由于EVA是部动画,直接进入了演出阶段,所以这里似乎缺失了,但是我们可以从演出中反向推敲出这个warmup的游戏可能是这样的

主角真嗣被告知世界会毁灭掉,如果你不驾驶EVA同巨大的使徒战斗的话,这便是限制主角必须存在与舞台上的理由和意义


3.2演出阶段action : TV1~24都可以看成是演出阶段,只是以TV15为一个巨大转折,一直隐藏的人物的剧情矛盾开始浮出水面了,特别是在TV19消灭掉力天使后,使徒与NERV之间的矛盾冲突完全变性了

从TV20~TV24讲述的都是主要人物内心的矛盾,而力天使之后出现的三个使徒

TV22话空天使,处于地球轨道上,完全没有进攻NERV的打算,它攻击的是明日香,并且揭示明日香内心的问题,使明日香内心崩溃

TV23话子宫天使 一直停留在NERV上方,完全没有进攻的打算,它攻击的是丽,并且揭示丽的内心问题,使丽自爆,并且在以第三人目复活后,开始产生反抗gendo的念头

TV24话自由天使 直接进入了NERV,没有进入NERV毁灭人类的打算,它接触了真嗣,并且用自己的死使真嗣内心崩溃,直接产生了TV25开头真嗣的自责

这也就是为什么让我产生了使徒是真嗣内心问题外化的这个想法,即使在TV开始阶段庵野秀明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相信在TV15之后,他开始有了这方面的想法,力天使是一个转折点

从力天使侵入NERV开始,主角的心之壁垒被一个个的打开,TV21的美里,TV22的明日香,TV23的丽,TV24的真嗣,也许还包括TV20的律子

(也就是说NERV可以看作是真嗣自己被层层保护的内心,使徒可以看作是真嗣内心问题的外化,而唯一到达于此的便只有最后一个使徒——代表了真嗣内心希望的熏,因此真嗣愿意和熏进行补完)

3.3讨论阶段discussion:TV25~26均可看作为讨论阶段,主角辅角一起交流感受,帮助主角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而讨论的结果就是那个被无数人嘲笑的

鼓掌与恭喜的画面

观众们被愚弄了么?并没有,只是对于娱乐化的大众来说,不需要这样的结局而已


另附上能够作为我观点的补充材料(加粗为原文;》》》后为我所写内容)
『E吧翻译工程』《作者兼导演——庵野秀明眼中的EVA》_eva吧
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我贴出一些我觉得在意的部分


1.“EVA就是我的生命,我将我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其中。它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生命本身”
—庵野秀明

(译自96.11期 《Newtype》,《原画迷》#43)
《《《《《《《《《《《《《《《《《《《《《《《《《《《《《《《《《《《《《《《《《》》》》》》》》》》》》》》》》》》》》》》》》》》》》》》》》》》》》》》》
狂暴梦同学也提到了在《EVA究极解析》中,庵野秀明曾自己表示过:EVA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庵野秀明)的性格(在TV版的结局里,真治感动地说道:“原来我是可以留在这里的”后,迎来的是恭喜军团的鼓掌;而真治的声优绪方惠美谈到在剧场版最后一幕真治与明日香的戏的配音时,庵野秀明曾对她说,“很抱歉,这里不要以真治的感情,而是揣测我的感情来配音好吗?”
再次对于这个补充表示感谢

2.有几个人向庵野问道为什么要把最后两集做如此的处理,以至于他们都觉得这个结局很难理解。庵野通过他的翻译回应说,他并没有发现最后两集的安排有不妥之处,如果我们不喜欢EVA的这个结局,那也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时他拿起了麦克风用英语说了一句“Too bad(真遗憾)”。我个人和其他听众当时都觉得庵野这个举动很搞笑。
。。直至1996年11月份,庵野还在Newtype杂志中否认EVA最后两集是败作并表示Gainax的员工为了他个人认为是”圆满结局”的这两集做了巨大的付出。对于fans们无法欣赏和体恤Gainax在这两集上的所倾注的努力,庵野表示很遗憾。

《《《《《《《《《《《《《《《《《《《《《《《《《《《《《《《《《《《《《《《《《》》》》》》》》》》》》》》》》》》》》》》》》》》》》》》》》》》》》》》》》》
我很不认同许多人说的EVA的TV25.26由于最后预算不足,因此那种创作手法是省钱的体现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貌似这个观点是JEDI大大在《EVA究极解析3》里提出的,无意中误导了好多人啊),预算不足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仔细看的话TV25.26话很多细节十分用心,绝对不是粗制滥造应付的作品,痞子上面TV最后两话没有任何问题的话绝对不是狡辩。

3.你可曾想过为什么EVA临近末尾处会变得如此黑暗压抑并偏重心理描写?要知道庵野秀明可是指导了《迷之娜蒂亚》这部如此生动而有趣的作品的家伙。根据庵野的说法,从第16话起,他开始阅读人类心理学并迸发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萌生了探索“人类的内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想法。

“我所描写的就是我自己。我的朋友借给我了一本心理疾病方面的书,我读后触动很大,也终于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想借EVA表述的到底是什么。”--庵野秀明
《《《《《《《《《《《《《《《《《《《《《《《《《《《《《《《《《《《《《《《《》》》》》》》》》》》》》》》》》》》》》》》》》》》》》》》》》》》》》》》》
痞子居然是因为从16话开始因为朋友借了他一本心理疾病方面的书这么个NX的理由。。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从15.16话开始EVA的调调就明显改变了,特别是19话力天使消灭后,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全体毁灭的感觉

4.“EVA本身就像一个谜语。每个人都可以去欣赏它并给出自己的诠释。换言之,我们给了观众一个自主思考的可能性空间,每个观众都可以想象出自己独有的EVA世界。我们永远不会揭开谜底,即使是在最终的剧场版中。对于许多EVA观众来说,他们可能希望我们发行一个EVA百科全书一样的东西,但这种东西我们是不会去做的。不要指望着从他人那里获得案;不要指望着自己的欲望永远会被迎合。我们都必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PA#43
《《《《《《《《《《《《《《《《《《《《《《《《《《《《《《《《《《《《《《《《》》》》》》》》》》》》》》》》》》》》》》》》》》》》》》》》》》》》》》》》
很多人觉得FANS过分解读EVA以至于神话了EVA(这的确也是客观事实,但是为什么大家不去神话其他的作品呢,这说明这部动画还是有过人之处的),但是这是一部禀承着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EVA世界这个理念创作的作品,任何过分的解读都不会显得过分,那些打从一开始就认为EVA纯粹骗钱忽悠被过分商业化被NC粉神话的人,我很可惜他们错过了这么优秀的一部动画

最后说一句:
EVA不止是导演庵野秀明本人内心的体现,也正是每个观看喜爱EVA的你我内心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huangpucn.com/info/212052.html

标签组:[动画] [动漫] [新世纪福音战士] [庵野秀明] [意识流] [心理剧] [eoe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动漫推荐文章

动漫热门文章